植物生物技术专业项目经历怎么写
作者:简历设计网 2023/06/02 06:24:58
阅读 50

项目经历(案例一)

项目时间:2014-01到2016-03

项目名称: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青年科研基金

项目描述:
项目介绍
研究目标
(1)通过对多粘类芽孢杆菌抗生素产物分离鉴定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,明确不同来源的两株多粘类芽孢杆菌Fusaricidins 类型,建立Fusaricidins检测体系。
(2)通过对Fusaricidins提取物进行多种病原菌抑菌谱测定,确定主要靶标病害,为其生防产品的开发和登记试验提供依据。
(3)优化Fusaricidins 类抗生素发酵工艺,放大到5L、30L发酵罐,为提高产品质量、降低生产成本奠定基础。
主要研究内容:
(1)Fusaricidins 类抗生素分离鉴定:将两株多粘类芽孢杆菌发酵液经酸化加热离心萃取,通过层析、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并检测Fusaricidins,确定其类型及浓度。
(2)Fusaricidins 类抗生素生物活性验证:以甘蓝枯萎病、番茄灰霉病、黄瓜枯萎病等多种病害为靶标,进行抑菌谱的检测及盆栽试验防治效果验证。
(3)Fusaricidins 类抗生素发酵工艺研究:发酵培养基及发酵参数的优化,建立高产发酵工艺,并进行不同体积发酵罐放大验证。
我的职责
项目的执行者
主要发表的文章:Expression of Paenibacillus polymyxa <beta>-1,3-1,4-glucanase in Streptomyces lydicus A01 improves its biocontrol effect against Botrytis cinerea. Biological Control,2015

项目经历(案例二)

项目时间:2011-01到2016-03

项目名称: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专项 “生防种质资源库建设与综合利用” (KJCX201101001)

项目描述:
项目介绍
研究目标
1. 通过对中国特殊生境地区土壤采集,分别进行样品分离,培养,筛选,保存等工作,初步对土壤细菌、真菌、放线菌、酵母菌等微生物进行分离保存。
2. 通过对初步筛选的土壤微生物进行多种病原菌抑菌谱测定,明确不同土壤微生物对应不同靶标病害,为明确土壤微生物对靶标病害的生防机制提供依据。
3. 采用16SrDNA ITSrDNA基因序列初步鉴定具有生防作用的土壤微生物,同时根据菌株形态特征,生理生化特性、碳源利用等指标,进一步鉴定菌株分类,为鉴定微生物新种质资源及具有生防机制菌株奠定基础。
主要研究内容:
1. 菌株的分离及保存:将西藏、贵州、青海等特殊生境地区采集的土壤样品,进行称样,加水,摇晃培养,按一定稀释倍数分别涂布于PDA、马丁、牛肉膏蛋白胨、YPD等培养基,进行放线菌、真菌、细菌、酵母菌的分离培养,挑选及保存工作。
2. 菌株的抑菌谱测定:将挑选出来的各类菌株分别对葡萄炭疽、黄瓜枯萎、番茄灰霉等病原菌进行对峙培养,挑选具有生防作用的微生物菌株。
3. 菌株的种类鉴定:将具有生防作用的真菌进行ITS序列鉴定,细菌及放线菌进行16S鉴定,初步明确微生物种属。结合形态特征,生理生化特性及碳源利用等指标进一步鉴定生防微生物。
我的职责
项目的参与者之一,主要负责从中国特殊生境西藏、贵州、青海地区采集土样,负责土壤细菌、真菌、放线菌等微生物的分离,培养,筛选,保存,及部分菌株的鉴定工作。
发表的文章:一株生防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抑菌活性物质的分析.中国农学通报,2012

项目经历(案例三)

项目时间:2009-01到2016-03

项目名称: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

项目描述:
项目介绍
课题总体目标:
克隆大豆胞囊线虫的致死基因,通过体外RNAi鉴定这些基因的功能。运用转基因技术在大豆根中表达上述候选基因的dsRNA,验证植物介导的RNAi对大豆胞囊线虫的致死作用。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控制大豆胞囊线虫的相关基因和方法。为培育大豆抗胞囊线虫种质提供新基因和新方法。

研究内容:
1. 以秀丽线虫的致死基因为参照标准,克隆大豆胞囊线虫的同源致死候选基因。
2. 建立体外大豆胞囊线虫的RNAi技术体系,验证所克隆的上述候选基因的功能。
3. 通过转基因技术,在大豆根系中表达上述候选基因的dsRNA,研究植物表达的dsRNA对大豆胞囊线虫体内相应基因的下调作用及致死作用。
4. 进一步检测转基因根系喂食的胞囊线虫中目的基因的表达特征,以确认所用方法的可靠性。

我接手本项目需承担的工作
1.大豆胞囊线虫的分离纯化、鉴定、培养。
2.胞囊线虫对转基因大豆根系的侵染研究。
3.检测根系对线虫的抗性。
我的职责
接手项目合作伙伴的前期工作,继续完成项目包含的内容。
主要发表的文章:发根农杆菌介导不同基因型大豆转化效率的筛选.河南农业科学,2012
专利:
1.一种大豆胞囊线虫抗性鉴定方法。专利编号:201110125396
2.大豆胞囊线虫RNA解旋酶CGH-1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。CN201110317555.5

项目经历(案例四)

项目时间:2013-07到2016-03

项目名称: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子课题——猕猴桃种质基因组遗传多样性及种间亲缘关系研究

项目描述:
项目介绍
本项目主要 1)从EST序列和基因组测序数据中大规模开发SNP分子标记,在猕猴桃资源库中的代表性种质中 对部分SNP进行高通量分型验证,用于猕猴桃种质的遗传评价;2)同时开发品种/物种特有SNP标记,用于猕猴桃种质的分子鉴定。
最终,1)得到了100多个SNP标记,很好地解析了所用种质遗传背景,指导种质开发利用和核心种质库构建;2)开发得到一批猕猴桃属物种及品种特异SNP标记用于品种鉴定;研究结果兼具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。
我的职责
全程负责实验操作及数据分析工作:1.大量阅读文献,了解研究背景,发现问题并确定研究课题;2.明确研究方法,对生物信息学开发得到的SNP标记进行筛选,用MassARRAY DNA质谱仪进行SNP分型验证。对分型数据进行分析应用于猕猴桃种质资源评价,并开发猕猴桃物种或品种特有SNP用于种质的分子鉴定;3.论文撰写;


内容来源说明:本文章来自网络收集,如侵犯了你的权益,请联系QQ:310603354进行删除。
智能在线简历编辑器
在线简历制作,一键导出,快速生成专属
你的优秀求职简历,助力高薪 Offer~
立即创建简历 象刀设计-在线设计作图神器_简单好用的设计平台